henanyuwang.cn 昆山網站建設 昆山網絡公司 昆山網站制作

Quora 的成功引發了問答網站相關的熱烈討論。和傳統問答網站如雅虎知識問答之類的最大的區別,除了互動形式上的變化外,最重要的應該是回答的人和答案的質量。擁有專業背景的人越多、參與度越高,對問答網站來說就越有價值。這類網站最困難的地方在于如何從零開始吸引專業人士。因此這樣的形式其實更適合原本就擁有大量用戶群的組織,比如 TED。
TED Conversations

非盈利性的 TED 大會已經舉辦了 26 年,逐漸發展出來很多相關的評獎、論壇、會員項目……當然也聚集著許多富有激情的專業人士。最近 TED 發布了類似于 Quora 的平臺 TED Conversations,每月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 1500 萬。瑞典研究全球公共衛生的教授 Hans Rosling 在 TED Conversations 上最為活躍,營銷大師賽斯·高汀、《失控》的作者 Kevin Kelly 等也都是活躍用戶。
TED Conversations 有兩個顯著特點:
話題分類,所有話題分為三類:“想法(Ideas)、問題(Questions) 和辯論(Debates)”
時間限制,TED Conversations 里的話題都有開放時間限制,過期后則只能瀏覽。
關于話題分類的原因,June Cohens 在接受 TNW采訪時說,某些對話和想法有不同的框架和模式,有一些需要辯論,也有一些只是提問。不同的分類其實體現了我們對各種思考不同的回應方式。對于用戶來說,有些人喜歡辯論、有些人偏愛頭腦風暴。
而開放時間的限制則來自 Clay Shirky(《未來是濕的》一書作者)的建議。每個 TED 演講時長 18 分鐘,因此時間的限制一方面考慮到與演講形式的呼應。另外他們認為大多數 TED 的讀者的時間都較為有限,希望通過時間限制激發參與者貢獻出最好的答案。時間的限制也能激起更多人的興趣,就好象限時團購網站 Gilt Group 也是憑借這一特色成功的。一旦問題關閉,就會自動存檔成為“閱讀模式”,自動把活躍的討論轉化成為社區內有價值的內容。
TED Conversations 今后的發展規劃包括:
增加互動性,增加電子郵件、提醒、添加好友或特定話題的等功能可以增強參與度,還會將 Facebook 和 twitter 集成進去。
多語種支持,TED 的讀者遍布全球,有許多志愿者在積極翻譯 TED Talks,比如國內的 TEDtoChina。TED Conversations 也將在一個月之內提供多語種支持。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標簽也是一個方向。不過 TED Conversations 地理位置顯示的是話題內容而非用戶所在位置。因此如果你討論的是關于紐約、利馬等等,使用當地的標簽會更容易。
Stackoverflow:內容專注、強大的“標簽”、回答率

紐約的創業公司 Stackoverflow隸屬于 Stack Exchange 旗下,是專門針對程序員的問答網站,它抓住了內容利基市場的機會,積累了 76 萬用戶,去年獨立訪問人數也達到了1660萬。
Stackoverflow 的 CEO Joel Spolsky 曾表示,高質量的內容和合理的垂直分類是它的成功要素。目前 Stackoverflow的問題答復率為80%。社區管理人員和成員可以通過投票關閉或修改問題,保證問題能得到更清楚的表述。回答的人也可能獲取相應的點數。

Stackoverflow和 Quora 一樣允許用戶之間互相 follow,但它也允許用戶不使用真實姓名。Stackoverflow 目前通過廣告盈利,但希望拓展更多的盈利渠道,例如利用這些資源為程序員提供找工作、兼職機會。
InboxQ:與twitter 緊密結合、瀏覽器插件

InboxQ成立于 2009 年,是Y Combinator 投資的創業公司 Answerly 的產品,作為瀏覽器插件推出。目前只支持 Chrome 瀏覽器,很快將支持 Firefox。
InboxQ 的推出基于兩點。首先是發現人們喜歡在 twitter 上問各種問題,但大多數人很難獲得滿意的答案。其次很多公司想要在 twitter 上尋找客戶,卻發現很難讓他們參與進來, twitter的搜索也經常返回到一些不相關的結果。因此可以說 inboxQ 的商業化目標更清晰。
你可以設置關鍵詞,InboxQ 通過自然語言搜索過濾出與之相關的問題,你可以隨時看到關注的問題,然后分享答案。
問答目前看起來更像是一種 SNS 的要素,可以融合進不同的社交網絡衍生出不同的變體。不過無論怎么變化,參與程度和社區質量都是核心中的核心,這決定了問答的互動性和答案對用戶是否有價值。隨著 TED、Staroverflow這樣的專業社群的加入,Quora 的先發優勢將越來越小,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