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微博爭霸戰中,除了各家大佬親自上陣推廣,各團隊更是使出渾身解數。
以“搶”著稱的新浪下水最早,搶灘最快,依托其強大的明星博客資源繼續名人戰術,輕易聚集了大量的眼球。起步稍晚的騰訊微博,利用遍布全國的QQ手機及PC客戶端推廣微薄,讓廣大QQ用戶有機會成為草根明星,憑借“草根戰術”躋身微博“第一梯隊”。
搜狐微博克隆名人的同時也聚集了眾多白領階層,打出“白社會”的旗幡。張朝陽透露,搜狐已在技術優勢、產品特色和營銷手段上展開“立體戰爭”攻勢,力爭與新浪做到旗鼓相當。鳳凰網微博則采用“名嘴”戰略,借鳳凰衛視旗下的眾多知名主持人、時事評論員和一線記者,吸引了不少關心時事的粉絲。
最具官方背景的人民網微博憑借其政治領域的權威性建立起一定的品牌優勢。此外,百度I貼吧、嘀咕網、follow5等其他微博網站也各具一定影響力。
四大門戶中,網易微博雖然奮起直追,但由于推出時間相對較晚,在技術上又無更多優勢,被其他三家遠遠甩在身后。
微博群戰如火如荼的背后,各家營內也隱藏著重重隱患。模式單一、用戶黏合度不高、盈利模式不確定性等是微博門戶自誕生之日起就無法回避的困擾問題。
咨詢機構艾瑞在最新一份報告中稱,對于中小型草根微博運營商來說,遵循傳統模式的發展前景不容樂觀,提前準備模式轉化或垂直細分領域的運作可能是出路之一。
報告建議,對微博產業鏈進行延伸可以提高用戶滿意度,增加用戶黏性,比如開發微博群發插件以及自定義操作插件等。
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Twitter推出的Promoted Tweets精準營銷模式給國內微博運營商提供了一個范本,與廣告贊助商的合作無疑是重點之一。2010年風風火火的世界杯微博直播讓廣告商和運營商賺到了不小的彩頭。
然而,受制于監管環境、商業氛圍等因素,微博剛剛在中國起步便激起戰國爭雄之勢,能否“N足鼎立”尚待分曉。《互聯網周刊》總編胡延平同時指出,中國微博營銷的土壤尚未培育成熟,不可一蹴而就。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幾大微博門戶過度疲于火拼不能共生存共發展,微博在中國的發展勢必迎來衰落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