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由于數據提供商錯在數據庫升級時候出現的一些問題,導致我的數據庫所有數據全部丟失,讓我的網站數據一夜回到解放前。經過痛苦的數據恢復工作后,網站數據總算基本恢復。而為了讓我的收錄不至于跌得太慘,之后一個月里,我一直保持更新,但是,百度個谷歌的收錄數不可避免地都跌了很多。不過跌的方式有所不同,百度是間歇性發作,持續時間長,破壞力度大。而谷歌是即時發作,如果你的數據及時恢復,事實上對網站的影響是不大的。如果用人來比喻,則可形容百度是個記仇的人,而google則相對更容易忘卻你的過錯。
以我的網站為例,在數據災難發生前,我的百度收錄數在150左右,次日即跌到了70左右,之后維持了不足一周,盡管這一周內我仍然保持了更新,但收錄數還是不可阻擋的跌了下去,一個月內一直跌到19,然后又維持了兩周,又跌到12,幾天后,跌到2——而此間我的網站一直有更新。對比之下,在數據災難之前,我的google收錄數是90左右,災難發生后我的收錄一度跌到40左右,但是隨著我不斷的更新,在百度收錄從100多跌到2的時候, google的收錄卻從60多一直升到200多。而且,經常是一篇文章發上去,只需要一個小時左右,google即可收錄。而百度的規律……我還沒怎么找到,盡管傳說每天凌晨是百度爬蟲來訪的慣常時間,但是既然它每天來訪,我每天又都有新內容,為啥卻總是不更新啊?
這就是百度和google的差距。數據災難后幾周,我網站上的數據已經從事實上超越了數據災難之前。但是因為那一次數據災難,被百度列為不信任名單,因此收錄數暴降,而google的收錄規則顯然不同于百度,也許google認為那次數據災難只是暫時的不穩定,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又恢復了google蜘蛛的來訪。就這件事而言,我所解讀出的信息是,百度立足于排斥,即假定所有人都有罪,但暫時沒有證據證明其有罪,一旦發現可疑狀況,立即列入打假大黑的打擊名單(也是國內垃圾站太多了)。而google的規則是假定所有人都是好人,除非你多次作惡,否則不會將你列入黑名單之中。